“田园经雨水,乡国忆桑耕”,雨水节气来到,全年的农业周期才算正式开始,从立春到雨水,两个节气的更替,降雪变为下雨,越冬作物开始返青,草木萌动,世界一派生机盎然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。
农历二十四节气,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,气候,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,“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,”从这首中国人几乎都会背的二十四节气歌中,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,虽然我们现在有了很多关于气候关于农业的科学知识,但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,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的“农业气候历”,同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。
“二十四节气”无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,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,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,中国就驯化了水稻和小米等作物,栽桑养蚕,驯养动物,主要的农业区在黄河流域,那里处于中纬度,四季分明,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,周而复始,但只有农耕文明并不足以产生二十四节气,还要有发达的天文学,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相当发达,欧洲文艺复兴以前,中国是世界上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之一,也是最好的记录保存者之一,中国最古老,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,也叫圭表,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,有了它,就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,然后通过数学推算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,将太阳运行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,确立每一个节气的时间。
二十四节气又被分为七十二候,五日为一候,三候为一气,每一候都有动物,植物,鸟类,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,这些现象称为“物候”,比如雨水节气,冰雪融化,春信已发,一候獭祭鱼,二候鸿雁来,三候草木萌,我们可以想象,水獭开始捕鱼了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中,草木开始抽出嫩芽,雨水之后是惊蛰,一声春雷惊醒了蛰伏的万物,一候桃始华,二候仓庚鸣,三候鹰化为鸠……这些美好的画面滋养了多少精彩的诗篇,七十二候中同一种动物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,昆虫或天气现象随季节轮替会呈现相反或连续的变化,相反的如“玄鸟至”与“玄鸟归”,“蛰虫始振”与“蛰虫坯户”,“雷发声”与“雷始收声”等。
当然,二十四节气传承至今还有很多因素,春秋战国之际,诸子百家争鸣,各种思想相互影响,农家成为其中重要的流派之一,并在诸子争鸣的过程中,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,当时的老庄哲学影响深远,老子强调“道法自然”,庄子崇尚自然,提倡“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”的精神境界,自然会影响到后来的农家学派,代表农家的《吕氏春秋》中的《上农》《任地》《辨土》《审时》等四篇所体现的农家思想,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,则是老庄思想的直接体现,其中《审时》篇用天,地,人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来解释农业生产过程与确定原则,这些促成了内涵丰富,以掌握农时为目的的包含二十四节气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产生。
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,催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思想,为二十四节气产生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,农业在秦汉时期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主体,种植成为重中之重,养殖,经商等行业不被鼓励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,秦律中耕牛得到特别的保护,随意宰杀耕牛是要判死刑的,没有重农的思想传统,二十四节气也不可能深入中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。
发达的农耕文明,先进的农学思想,悠久的重农传统,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,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才催生了二十四节气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。
今天,二十四节气与农业依然息息相关,什么时候耕地,播种,除草,收获,都要遵循节气之规,比如山西南部是冬小麦的主产区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,有节气谚语曰:“麦长四季春为主,十年九春旱”“立春天还寒,麦田浇灌莫停歇”“小满芝麻芒种谷”,即使在四季特征并不明显的区域,也有依节气轴线所产生的一系列农谚,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,如东北农谚:“过了芒种,不可强种”,安徽农谚“清明下种,谷雨栽秧”,福建农谚“惊蛰犁头动,春分地气通”……。
当代中国农业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,诸如化肥,农药与机械,其中化肥与农药在做出贡献的同时,也导致耕地质量下降,黑土层变薄,土壤酸化,河流水质下降等突出问题,这些问题的解决,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,同时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,更多地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,因时制宜,因地制宜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,种养结合,循环利用,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,这些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要认真考虑的。
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,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对“天时,地利,人和”的追求,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 欧宝·体育(OB)官方app下载,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,草木鱼虫,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,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,这也许是二十四节气永远不会过时的原因吧。